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拓宽学术视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邀请山西能源学院副院长刘汉涛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高哲研究员、太原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喜清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高级实验师郑留伟副教授为我校研究生带来了四场精彩的华彩讲坛。四位主讲嘉宾分别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与同学们分享了该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前沿研究方法。
山西能源学院副院长刘汉涛教授以《无网格粒子方法及其在复杂自由表面流动中的应用》为题,讲述了无网格粒子类方法的基本方程和原理,以及其在复杂自由表面的流体运动、流固耦合、结构失稳与破坏及防护方面具有的突出优势,介绍了其在动态浸润、油膜润滑、结构入水、液体晃荡、颗粒两相流动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高哲研究员以《多组分催化剂的精准构建》为题,分享了多相催化剂的构成及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和多相催化研究的重点,围绕催化剂的精准构建,提出了组分空间分布精准调控及协同机制研究的新思路。

太原科技大学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喜清副教授以《跨越油气时代的新能源经济——双碳背景下发动机发展路径探索》为题,讲述了实施双碳战略的意义、双碳背景下新能源燃料、新能源在移动机械领域的应用探索与思维拓展等内容,并具体阐述了人类历史中能源的发展轨迹、新能源变革、碳中和技术、E-fuels之能源维度等相关知识理论。
太原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高级实验师郑留伟副教授以《FIB-SEM原位双束电镜+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系统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为题,讲述了电子显微分析基础原理、FIB-SEM-TOF-SIMS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且详细讲述了FIB-SEM-TOF-SIMS在材料研究中的典型应用,如TEM样品精准定点制备、微纳加工、三维重构等。

通过四场华彩讲坛,进一步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领域,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素养,为做好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学院将继续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导向,积极为同学们搭建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进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