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推进清廉中北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廉洁意识,提升廉洁教育质量与水平,11月3日,我校在图书馆5层学术报告厅举办廉洁教育专题讲座。山西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教研室负责人刘晓潇老师应邀来校作《传承廉政文化 助推廉政建设》专题讲座。全校处级干部及机关党委部门科级干部参加。校党委副书记曾建潮主持。
刘晓潇从文化角度切入,从廉政文化的历史传承、山西的“三个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向反思三方面,利用大量历史图片、史料文字记载等方式,结合具体事例展开讲解。刘晓潇从三方面概括了廉政文化的历史传承:一是廉政文化的历史语境。“廉政文化贯穿中国从古至今,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刘晓潇表示。二是传统文化遗留的腐败因子。当腐败以扭曲的价值观念例如“家长制”“官本位”和“奴性”心理等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并渗透到一些权力主体的日常行政行为之中,甚至形成某种社会风气的时侯,“腐败文化”就产生了,进而形成了一种在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腐败氛围。三是传统廉政文化的特例——清官文化。根据清官文化道德高尚、以民为本、明察善断、不畏强权的基本内涵,刘晓潇指出廉政建设应在提高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加强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强化社会规范,加强制度监管。刘晓潇将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举世瞩目的晋商文化概括为山西的“三个文化”,她认为,“三个文化”为山西的廉政文化建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也为促进“两个健康”指明了道路。在讲到关于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向反思时,刘晓潇提出,培育民主、科学、廉洁的公民文化能够给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重要文化支撑。她认为,应当继续深入挖掘“三个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脉络,以历史文化助推我省政治文明建设,用优秀历史文化的力量去营造健康有序的政治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德法共治、建设法治山西的政治诉求。
曾建潮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希望各二级党组织自觉担当起廉洁教育政治责任,有序推进廉洁教育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注重教育时效,鼓励师生党员及时交流所学所悟,共同为推进清廉中北建设工作贡献力量。
冯璇 刘文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