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电影《夺冠》里,有中北大学男排队员的身影

山西晚报记者走近他们,倾听参演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0年10月20日 12:34    作者:    点击率:[] 次

最近一段时间,电影《夺冠》是不少人走进影院的必选之一。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不同时段的奋斗历程和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也唤醒了很多人对“女排精神”的记忆。

可你知道吗,这部电影中,有中北大学男子排球队的队员参演。他们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怎样理解“女排精神”?10月18日,山西晚报记者联系到了中北大学男子排球队的总教练王太林老师和几名队员,听他们讲述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

十几名队员参演 他们激动、骄傲

“我们都挺高兴的。”王太林说。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2019年夏天,可能是为了增加电影的真实感,《夺冠》剧组面向全国,从几千个省队、大学队里挑选现役球员参演电影。同年10月17日,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就收到来自北京嘉映春天影业有限公司和电影《夺冠》摄制组的联名邀请信。信中表明,因拍摄需要,邀请中北大学男子排球队队员兰皓泽、孙健博、蔡世民、刘晓春、马梁栋、刘富宝、刘波、王鑫、武帅兵、王子昂、赵卓阳、魏炫熹、宋欣洋等参加电影拍摄,拍摄时间为10月17日—19日。“接到邀请后,我们的队员很快就去北京参加拍摄了。”王太林说,但他自己,因为有别的安排,并没有陪同队员们一同前往北京。

“挺激动的。”队员宋欣洋说。他是中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三的学生,在电影中,他主要负责担任袁伟民教练(吴刚饰演)的动作替身。电影伊始,那位拿着排球、反复训练女排姑娘们防守的教练的背影,就是宋欣洋。首次“触电”,宋欣洋就得到了知名导演陈可辛的亲自指导。“陈导告诉我,一定要把球真正打到姑娘们身上,才能有真实感。”宋欣洋说一开始,他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表演,后来在陈可辛导演的指导下,他像平时在赛场上一样,狠狠地打,才最终达到要求。“拍完那场戏后,我的肩膀酸了好久,但想到能参与电影拍摄,还是特别开心的,也很骄傲。”宋欣洋说。

“很荣幸能接到邀请参与电影的拍摄。”队员魏炫熹说。他是中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四的学生,在电影中,他是青年陈忠和(彭昱畅饰演)的动作替身。相比其他队员,他参与电影拍摄要更早一些。“我大概是暑假的时候就去了北京。”他说。而一个多月的拍摄时间,也让他在电影中留下了不少镜头。比如说,在电影中的第一场正式比赛——中国女排对战江苏男排的那场比赛中,青年陈忠和(彭昱畅饰演)的不少技战术动作,都是魏炫熹担任替身完成的。

“其他的队员主要是在电影快杀青的时候补拍了一些镜头。”王太林说,即使是这样,队员们也依旧为能参演这部电影的拍摄而感到自豪。

“女排精神”影响着每一名队员

10月5日,王太林组织队员们在比赛的间隙观看了电影《夺冠》。一方面是希望队员们去观赏自己参演的电影,另一方面,他也希望队员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女排精神。

“觉得她们特别了不起。”作为参演时间最长的队员,魏炫熹对“女排精神”的感触尤其深。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在电影中,有个镜头是女排队员在训练时手上被扎了刺,“这是真实还原,不带夸张的。”他说,在拍摄场地,他自己也曾观察过场地的地板,为了力求真实,剧组还原了当年的拍摄场地,地板上确实有很多“刺”,而拍摄时大家都穿着当年特有的胶鞋,不仅影响制动,运动时稍有不慎很容易被这些刺扎到或划伤。“在这样的训练环境中,中国女排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确实值得我们佩服。”他说。他自己也一直用一句电影中郎平教练的话来提醒自己:“女排精神不是必须要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能赢,也会竭尽全力。”

宋欣洋喜欢的,则是另外一句:“只要球没落地,一切就都有机会。”对女排精神,他是这么理解的:“女排精神是一种不骄不躁、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要学习他们拼搏、不服输的精气神,勇于拼搏,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女排精神需要理解,需要发扬,更需要传承。”“通过参加拍摄,我深刻感受到:同样是运动员,但差距很大,女排姑娘们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女排队员的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了几代青春,唤醒了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值得敬佩!”……几乎每一个参演的男排队员,都对自己心中的女排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们参演了电影,也观看了电影,我觉得他们能真正感受到女排精神,而女排精神对他们的影响和浸染,我相信他们也会带到赛场上去。”王太林说。

中北大学和中国女排的缘分不浅

这次的拍摄,让中北大学男子排球队收获了一个特殊的礼物:一个签有“《中国女排》剧组”签名的排球,可实际上,中北大学和中国女排的缘分不止于此。

1981年11月16日,第3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姿态,力挫东道主日本队,夺得冠军。这场点燃全国热血的比赛结束后,中北大学(原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以学校的名义,给中国女排送去“振兴中华”的匾额。一个月后,中北大学收到附有中国女排全体队员签名的回信。

35年后,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斩获金牌。赛后,中北大学体育学院负责人受学校委托驱车赴京,将凝聚了全校师生寄托与祝福的、写有“女排精神助力中国梦”的匾额和写给中国女排的信带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并委托工作人员转交给中国女排。

2018年2月,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中北大学再次和中国女排相遇。在当年美国华人春晚的舞台上《振兴中华——历史再现》环节中,毕业于中北大学的丁力等北美校友,重现第三次世界杯夺冠后,学校赠送女排“振兴中华”匾额的画面。中北大学90岁高龄的老校友王书英题写“再创辉煌”赠予郎平,郎平以亲笔签名排球回赠。

就这样,体育精神跨越时间,将这所高校与中国女排联结在一起。

现在,中北大学男子排球队已经在集训了,他们将代表山西省,赴银川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排球预赛(大学组)。“希望我们能打进全国前八。”队员宋欣洋说,他也相信,所有队员都和他一样,会用女排精神鞭策自己:“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上一条:3场集团区域专场招聘会、2场学院主场招聘会 中北大学密集举行各类双选活动助学生就业
下一条:中北大学12名大学生参演电影《夺冠》!听听他们的幕后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