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高质量 认证促提升 ——我校接受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初次认证)
10月14日至15日,我校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初次认证)工作有序开展。10月14日上午,认证小组进校说明会在全国重点实验室312会议室召开;10月15日下午,现场审查意见反馈会召开。此次认证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温广瑞、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丁学忠、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夏俊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教育学院副院长沈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工作部港澳台事务负责人李炳国、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部高级项目主管杨仕琪组成的认证小组全程驻校推进,系统开展审查认证工作。
说明会上,校党委书记张晓永代表学校对认证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支持学校发展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山西省教育厅及兄弟院校专家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此次认证是学校建校以来首次开展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意义重大。既是对学校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全面“体检”,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双一流”创建的关键契机。他表示,学校将以开放姿态迎接审查和认证,恳请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帮助完善留学生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也将以此次认证为新起点,全面落实反馈意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打造“留学中北”国际教育品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为中外教育文化与科技交流架起更坚实的桥梁。
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代表省教育厅对认证专家表示欢迎,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给予山西教育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来华留学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教育厅始终高度重视留学生教育工作,将打造“留学山西”品牌作为推动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举措。他指出,中北大学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创建“双一流”的高校,办学底蕴深厚、学科特色鲜明,来华留学工作成效突出,已构建起优质专业的课程体系、完善的管理服务机制和多元的国际交流平台。他希望学校以此次认证为契机,“以评促建”找准优势与不足,推动来华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对学校及省教育厅给予认证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来华留学事业发展,来华留学质量已成为衡量教育强国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此次认证将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能力、师资队伍竞争力、学科国际价值等维度,对学校进行全面考察。希望学校以认证为抓手,进一步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与服务水平,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留学山西”“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她要求认证专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客观指出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以评促优”。
认证小组审查组长、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温广瑞详细介绍了本次认证的工作流程、重点内容及具体要求。
校长陈钱围绕学校总体办学情况、来华留学生培养特色与成效、未来改进方向三大核心,系统汇报了学校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工作的推进进展及认证自评自改情况。他指出,在“一强、两保、三提升”的国际交流合作指导思想引领下,学校已形成鲜明的留学生培养特色与成效:学校以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使命,重点招收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学校培养理念融入来华留学生培养各环节;依托优势科研资源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依托学校优秀办学文化,筑牢来华留学生素养根基;以“校地融汇、知晋友晋”为路径,促进区域文化传播交流;以优质精准服务为宗旨,做好来华留学生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了来华留学生招收人数、专业、国别大幅增加,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的丰硕成效。
副校长杨风暴全程陪同认证小组专家开展现场审查工作。
认证期间,认证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考察校园设施设备、查阅档案材料、与师生代表座谈访谈、现场听课看课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审查和评估。
反馈会上,认证小组集中反馈审查情况,从“来华留学生教育总体情况”“优势和特色”“问题及建议”三个维度,给出初步审查意见,为学校优化留学生教育工作、提升培养质量提供精准指导。
陈钱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他表示,认证小组各位专家客观公正地反馈了初步审查意见,既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成效,也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不足。这些意见切中要害、精准深刻,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将高度重视、照单全收,认真梳理、深入研究每一条意见建议,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和具体措施,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取得实效。学校也将以此次认证为新的起点,把专家的指导意见转化为推动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不断优化培养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完善管理服务,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努力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推动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和国际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次认证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来华留学生培养水平、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助力学校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强国建设、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事业与我校“双一流”创建。
张弘 郭艳霞 周程明 胡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