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余东升教授来校调研交流,并出席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校长陈钱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参加。

陈钱致欢迎词。他表示,近年来学校在科学研究、服务国防与地方方面成效显著,学生培养方面极具特色,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形成独特的育人模式。在去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过程中,学校明确提出要培育工程精英、时代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始终秉承致知于行校训,坚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同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带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他指出,学校致力于探索以项目制教学方式实现全过程育人,同时将学校红色基因传承与劳动实践育人等融入日常教学,着力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人才。未来学校将持续以高水平科研反哺教学,探索项目制教学新思路,以高水平科研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余东升一行参观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贯穿式项目制教学,听取专业负责人的汇报。他指出,学校在项目制教学中大胆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形成了“贯穿式、全整合、全参与”特色。研讨会上,余东升对学校在工程教育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示认可。他指出,中北大学立志高远、朝气蓬勃,师生干劲十足,科研学术氛围浓厚。他分享了自己在项目制教学方面的独到见解,他强调,工程教育应统筹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立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他强调,要以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教学,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工程教育发展道路。
与会人员围绕“工程精英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展开研讨,并就项目制教学、产学研协同育人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下午,余东升在图书馆五层报告厅作了题为“项目制教学:定义、成效与挑战”的专题报告。讲座中,余东升从项目制学习与基于问题的学的关系入手分析,为在场师生深入解读了项目制教学的核心内涵与实践价值。他指出项目制教学高度契合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既能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实践能力,又能提升其团队协作、创新设计等关键素养,促进学生心智模式转变,是工程教学范式的重大转型。

赵贵哲主持讲座。他指出余东升教授的讲座从 “定义”“成效”“挑战” 三个维度对项目制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既高屋建瓴解析了项目制教学的理论本质,又结合鲜活案例指明了落地实践的关键路径,让我们对项目制教学的核心逻辑、实施要点有了更系统的认知,也为我校下一步推进工作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冯璇 葛宁